最新国产三p露脸对白_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_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不卡_农村浪妇交换乱睡小说

--返回首頁--
族概況
山魂水魄
駱越長風
族聚落
踏歌起舞
 

新聞·紀實

您的位置:濮僚網(wǎng)·壯族在線>>>木棉會>>>濮僚資訊>>>新聞·紀實>>>南北盤江匯合處一紅水河源頭考察報告之五

南北盤江匯合處一紅水河源頭考察報告之五

來源網(wǎng)站:(www.gxnews.com.cn 桂龍新聞網(wǎng) 2002年07月03日15:20:00)

作者:藍陽春 編輯:紅棉樹 2002.09.04
-------------------------------------------------------------------------

<<<<曲靖沾益一紅水河源頭考察報告之四<<<<

“世上沒巧難做戲,天下無奇不成書! 這話講來似乎是很符合實際并是很有道理的,像紅水河上游的南盤江、盤江兩條支流的情況可說是又給這兩句話的哲理做了一個有力的佐證與詮釋了。

南盤江與北盤江一同發(fā)源于云南省東北部高原上沾益縣的馬雄山。南盤江南流然后轉(zhuǎn)東北,經(jīng)云南的曲靖、陸良、宜良、路南。澄江、華寧、開遠、彌勒、滬西、師宗、羅平、丘北,貴州的興義、安龍、冊亨,廣西的西林、隆林、田林、樂業(yè)等縣市;北盤江北流然后轉(zhuǎn)東 南,經(jīng)云南的宣威,貴州的盤縣、晉安、晴隆、關嶺、貞豐、冊亨、望漠 等縣市,最后兩盤匯合于貴州省的望漠、冊亨與廣西的樂業(yè)三縣交界處,合成為雄放的紅水河便向東奔騰而去……

南北盤兩條江像一對孿生的姐妹,從小分手后經(jīng)過千彎萬曲、千難萬險,最后長大成人又歡欣相逢會聚到了一起。這真是奇之又奇,開頭同根同源,中間各闖南北,最后又相擁相抱。這種先合 后分,分后又合的奇特而可貴的現(xiàn)象,細究起來卻又是一種地理上 的必然。因滇、黔、桂三省區(qū)交界處這一帶地方的地形是西北高。 東南低,呈西北向東南傾斜的狀態(tài),所以在滇東北發(fā)源的河水經(jīng)過 千轉(zhuǎn)萬折,最后又在東南地帶歸攏到一起,這卻又是很順乎自然的事情了,這也可以說是奇得有據(jù)、奇得有理的了。

世界上往往又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但凡一個地理上奇特的地方,卻又脆生有很多奇聞、奇物和奇事等等,像南北盤江匯合處 這塊奇地寶地,其情況當然也更是不能例外的了。當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人們要出門(如趕圩、走親、出差)或家里要辦什么一件小事,也都要選個好日子,以圖個吉利保平安,這幾乎已成為一種無人非議的時尚了?晌业故菦]有這種選日子的習慣,因而當我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韋福正及望漠縣委宣傳部、縣民族局的領導一起坐車從望漠縣城往南北盤江的交匯處的方向奔去時,一路上便都是陰天,可中午到達目的地時老天卻開了眼,陰沉變成了多云,陽光從天幕的縫隙間打照下來,使兩盤交匯處的水面上反射出一派迷蒙的黃亮、銀白和微紫的霞光,而 襯托這種霞光的水面卻又是一半是中黃(盤)、一半是綠中帶鵝黃(南盤)等多種的色彩,加上嶺頭墨綠的樹林,與霞光一起構成了一種少有的色彩奇觀,令我們好不開懷!

人,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追求。近10多年來,我追求著一個估計難以達到的目標,那就是想要親眼看一看紅水河的源頭,要親眼看一看南北盤江是如何合二而一匯成紅水河的……可今天, 這種原先我認為難以達到的追求和愿望終于達到與實現(xiàn)了,這怎能不叫我的心里充滿著無限的喜悅與激動的呢?!…… 為了尋求較佳的攝影點,我在兩江匯合處的沙灘上打轉(zhuǎn),在河岸的陡坡上攀爬,當然我的拍攝不是要奔什么大獎,而是以較好地 能原原本本地真真實實地反映兩江匯合處一帶的風貌為滿足。一番近似忘乎所以的勞作之后,我終于在極普通的國產(chǎn)海鷗機身、也許勉強稱得上中檔水平的日本適馬的變焦鏡頭中發(fā)現(xiàn)了多種多樣 的另類的風物,這其中特別是那兩江匯合處的夾角、呈三角形尖嘴 狀嶺坡上最尖端處的那一座老林,便是成了我視線中永遠也無法 消失的風景了!

這又是什么樣的林子喲! 我站在北盤江北岸隔河南望,只見尖嘴嶺是從西向東地由高到低,由大到小地傾斜、尖削,像是一副特大有力的體嘴深深扎人紅水河的河水中,便立即把河水隔開犁出兩條河道來,這便是南盤江和北盤江。尖嘴嶺上最朱端處的林子一眼看去的感覺就是黑、黑、黑!這片林子可說是現(xiàn)今少有的自然(非人工種植)雨林群落了!由于兩江匯合處的四周山嶺上的老林已不復存在,大都已被開墾種上玉米、甘蔗等作物,因而使得這片老林就自然顯得特別突出和寶貴了!這片林子雜生著老樹、大樹、小樹的長藤,樹干和藤葛全是灰黑色,樹葉、樹冠是墨綠色,所以一眼看去這便是一片黑色的森林了。我凝望著這片貴如珍寶似的、帶有一定古色古香意昧的黑色的雨林群落,我心里不免又生起疑問來:四周別的野林都已沒于刀斧了,為何這片野林又不被撻伐呢?當?shù)厝耸康慕榻B,使我知道了情況:兩江匯合處一帶本是少有人煙的荒野之地,過去不用說都是林木蒼莽,植被是十分繁茂的了,只是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一帶令人相當害怕的野嶺閑山,一下子人氣卻熱旺了起來,那是一些人為了免受日本鬼子的侵害,便 逃到兩江交匯處的尖嘴嶺上起房子居住,想憑紅水河、南北盤江作 天然防護,把尖嘴嶺當做安全島,而且?guī)X上一時還成為這一帶人們趕圩的臨時場所;日寇投降后,人們從島上離去,尖嘴嶺又恢復了原先的平靜狀態(tài);從樹干的粗細大小人們便可以看出,這嶺上有的樹木相當古老,而大多數(shù)的樹木都是在“亂日本”結束人們離開嶺 上以后才生長起來的,不少樹根都是從舊墻垣中長出的,而大概是由于人們得到了這里一次有驚無險的衛(wèi)護(因日本侵略軍還未進到這里就失敗了。尖嘴嶺處在兩江一河交接點最要害的部 位,可說是龍脈中的穴位寶地,該嶺及嶺上的林木已成為兩江一河 的代表與象征,所以人們敬畏她,不敢隨便觸動傷害她,認為傷害她也會危害及自己,以致嶺上的樹林便成為了這一帶的獨秀之 林,這片林木事實上已成為這一帶人們心目中的“神樹”“神林” 了,所以在歷經(jīng)無數(shù)次的大砍伐“運動”后,幸而還能安全地保留了 下來。由此看來,人們能看重某一樣事物,都帶有相當大程度的 “文化觀念”的成分,當然這種成分又是來源于事物本身的含義的, 假如不是西江匯合處,不是兩江與一河交接點的林木,哪怕原來是 再大再多再古老,也早就不知其所終了,你看附近那些現(xiàn)已幾乎全是光禿禿的山嶺,其實原來山嶺上的林木也許有的就比這片叢林還要高大得多的呢!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zhuǎn)!边@話實在是道出一種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 自然,這種“輪回”現(xiàn)象也曾出現(xiàn)在過南北盤江匯合處這塊地方。上面我所提到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尖嘴嶺的林下成為人們趕圩的場所,這僅僅是過去這里成為這一帶商貿(mào)“熱點”中的一小點而已,其實這個“熱點”還是蠻相當?shù)拇蟆r間也是蠻相當?shù)拈L久的哩!過去滇、黔、桂交界處這一帶山聳林深,蠻荒僻壤,人煙稀少,陸路交通十分閉塞,運貨只能靠肩挑馬馱,往往人困馬乏,因而人們便又 主要利用水路來搞運輸。這樣,20世紀的 20至 40年代,兩江一河交接處便成了運輸熱線上非常閃光的“亮點”——一個異常繁忙的埠頭,離交接處不遠的緊挨著河邊的下有蔗香街、上有板陳圩,便成了三省交界處一帶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那時,不管是逢蔗香 街還是趕板陳圩,頭天各路商人都陸續(xù)到來,河岸邊一溜停泊的木 船、筏子不下七八百,馱隊馬匹多達1500左右,成排的馬棧里客商云集,人聲招呼,鈴響馬鳴;有的客商不愿住店,就在船中打烊,夜來江風漁火,豁拳猜碼,山歌唱答,此起彼伏,林傳谷應,通宵達旦,好一幅鄉(xiāng)情野趣江飛花、船隊馬幫趕彩霞的令人治然陶醉的世外 桃源的風俗畫!

兩江一河交接處本是草壑莽谷之地,在過去兵荒馬亂的年月中,這里難免不了匪盜出沒,強惡南徑,邪事叢生,所以為了保障商貿(mào)運輸生意的正常進行,20年代中期這里半官半民性質(zhì)的地方武裝“黔桂邊區(qū)保商獨立營”便應運而生。營長王海平懷里揣著官印,手里打著保商的旗號,威震南北盤江兩岸,土匪合賊便不敢明目張膽作亂,使得商家熙來攘往,絡繹不絕,蔗香、板陳的圩場就更 加熱鬧了起來。每當圩日,街上人頭攢動,市聲沸揚,山間的馬幫,9中的船隊,形成了兩條長長的互動川流不息的血脈,活躍著這里的商機,南邊的百色、南寧等地的商家?guī)Ц闪嗣藜、布匹、香煙、煙絲和各種針織品,北邊的貴陽、安順、普定、紫云等地的商家 帶來了川鹽、大煙,加上當?shù)赝┯、紅糖、木耳、黃豆、皮張和三七、 杜仲、首烏、通草等貴重土產(chǎn)藥材,都一齊在這里匯集、交換、流散,山區(qū)的經(jīng)濟得到了振興。只是到了“七七”事變以后,日本侵略者 相繼占領了香港、廣州、南寧,切斷了上海往廣州的交通,貨源減 少,加上這期間為了抗日又修通了廣西八渡至貴州冊亨、安龍的公 路,由廣西運往貴州的主要貨物,便改水運為陸運,兩江匯合處的 商貿(mào)熱度才逐漸冷卻了下來。

山水運生機,時熱造英雄。20世紀的20年代末期,南疆驚雷滾動,百色起義、龍州起義相繼爆發(fā),一時風起云涌,紅七軍、紅八軍戰(zhàn) 旗高揚。不久,紅八軍第一縱隊從廣西左江地區(qū)轉(zhuǎn)戰(zhàn)到兩江一河交接處一帶,通過“做工作”,得到了“王司令”(王海平后又被委任為貴州西路縱隊司令)的容留,經(jīng)過幾個月的隱蔽休整后,便以搞訓練為名從蔗香渡過紅水河開赴廣西樂業(yè)與紅七軍會師。當右江的革命處于低潮時,中共黔桂邊委的同志又到這一帶活動,發(fā)展黨的組織,與敵人開展斗爭,并與王司令合作,在板陳、卡法等地開辦兵工廠, 日產(chǎn)“板陳造”槍支5~10支,子彈、菠蘿彈百多發(fā),這些槍彈當時遍 及黔桂邊地和黔西南大部地區(qū)。由于王海平傾向共產(chǎn)黨,1941年初便被國民黨黔桂當局圍剿和懸賞追捕,黨組織便安排他奔赴延安,可正當他從百色轉(zhuǎn)移到柳州時,便被國民黨逮捕押回貴陽,不久國民黨以“通共”罪將其殺害于貴陽團坡,時年51歲。人,有生有死,但死的情況與意義卻又千差萬別,而王海平的死卻不是現(xiàn)今有個別人窒息于桑拿浴那樣的“安樂死”,他的死是令人深思的,他有作 的一生是令人崇敬的!除“王司令”外,在這里戰(zhàn)斗或工作過的風流人物中,尚有“雙槍大嫂”《51號兵站》式的地下交通聯(lián)絡員、《英雄 虎膽》式的偵察員《閃閃的紅星》式的紅小鬼,還有那憂國憂民的意 氣風發(fā)的書生,等等等等,他們都是兩江一河曾經(jīng)光彩閃爍的星辰, 他們?yōu)闋幦∽杂珊托腋+I出自己的熱血與生命,他們是兩江一河最 優(yōu)秀的兒女,他們的傳奇故事給這一帶增添著神秘與榮耀,也只因 有了他們,才不廢兩江一河萬古流!

我站在兩江匯合處的沙灘上,向東望了澎湃而去的紅水河,又回頭看從云貴高原奔騰而來的南*盤江,這時我的眼前又出現(xiàn)了一位400年前的歷史人物來。他雖出生于華東的一個財富之有, 但卻頂著當時皓首窮經(jīng)、以科舉仕第為榮的社會風氣,在應試失敗 之后,就決心掙脫科舉的枷鎖,埋頭于他真正感興趣的史籍、地理與圖經(jīng)之中,向往著間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為了考察祖國的山 河大地,他22歲開始出游,“東度普陀,北歷燕冀,南涉閩粵,西北 直攀太華之巔”,51歲之后又遠足考察西南,為了摸清南、北盤江 的情態(tài)及源頭,他在黔西南、滇東南結合部打了兩個轉(zhuǎn),但由于當 時交通阻塞、信息不靈和其他各種條件的限制,他只差“一步之遙” (幾十公里)便找到了南、北盤江的源頭。他對源頭失之交臂,這已 成了歷史永遠的遺憾,但他在《盤江考》一文中指出南盤江水源來 自炎方一帶的看法卻又與現(xiàn)在的定源地點完全相吻合;特別是他在考察日記(有部分已散失)中對南、北盤江流域的水流狀況,地形 地貌,山石、溶洞、溫泉、瀑布,動植物的分布,以及民情風俗、民族關系、歷史戰(zhàn)事、邊睡防務等等,都有翔實、生動的紀錄和描寫,并對過去官方史志上一些錯誤的記載進行了明確的指正。他的考察 日記成為我國地理與文學作品中內(nèi)容最豐富、文筆最練達的無與 倫比的經(jīng)典而流傳于世。他在考察“雙盤”的前后過程中,少有騎 馬,常為步行,跋山涉水,多是猿途鳥道,歷盡艱辛,曾三次遇盜,四 次絕糧,險象不斷,直至眼痛腿腫也不停止其考察的腳步;在南盤 江中下游考察時投宿一酒家,熱情的女店主見他旅途勞苦寂寞,便 特意安排一秀女與他陪飯,以解其悶,誰知卻被他嚴正謝絕,反使女店主感到很不好意思;他的這種謝絕行動,對于今天一些開口閉口講金錢、出門就想要“三陪”的人來說,那當然是難以理解并又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兩種思想的了;而從這些側面也可以看出,他是怎 樣的全身心地投人辦實事,一點也不求圖個人安然享樂的極高的 操守與風范的!他是誰呢?!他就是明代大地理學家、大旅行家 -- 徐霞客!…… 南、北盤江兩岸越旋越遠越高的山山嶺嶺,我卻又發(fā)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另一種關系:是啊,是徐霞客因有了南、 北盤江而使他的壯舉更加崔巍動人;是南*盤江因有了徐霞客而 更加流光溢彩!

蔗香街現(xiàn)是離兩江一河交接處最近的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所地了。蔗香古書上寫作者香、且香,現(xiàn)也有人寫作遮香,它同“板陳”村名一樣,都是布依語音譯、直譯,而布依語又與壯語基本相同,從這也就不難看出,居住在兩江一河交接處一帶的布依族和壯族,都是這里原創(chuàng)性的民族那又是無疑的了。從人類學的角度上看,居住在這一帶的布依、壯、苗、瑤。漢等民族,都是勇敢勤勞的民族,這里的男子豪爽實在,女子野美多情,民生風氣純和,民族文化斑斕,百越的境界、夜郎的風雅、句時的神采、準河的意韻、三國的烽煙等等,都還可在這一帶找到明顯的蹤跡,使你領略而遺思綿綿,這里可說是當世界上少有的一塊山水特美、人文特豐、風物特奇、溝谷特險、現(xiàn)代水電建設特優(yōu)的而又令人難以捉摸的勝境和秘境!

“別說發(fā)展沒機遇,關鍵來早與來遲。”當我站在蔗香鄉(xiāng)政府的新樓上向著兩江一河交接處望去時,見剛開通不久的從廣西樂業(yè) 往貴州望漠的班車正在紅水河上過渡,白色的車身得到紅黃色河水和岸邊翠竹的映襯,顯得更加鮮明奪目,這卻又把我從對蒼涼歷史的遙想中拉回到了當今喧躁的現(xiàn)實。我感覺到,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就在當前開發(fā)大西南的熱潮聲中,這一帶將首先會是成為人們共同向往和關注的品牌特別亮麗的滇、黔、桂旅游與民族文化的 “金三角”而名聞遺跡的吧!一這是我的預想,也是我的祝福! (藍陽春)

<<<<返回:紅水河源頭考察報告之一<<<<

相關內(nèi)容


僚學中心長期提供濮僚(壯族·布依族·岱儂族)學術資訊,轉(zhuǎn)載或抄錄請注明:《濮僚網(wǎng)·壯族在線》《木棉會·國際僚人資訊與協(xié)作中心》友情提供。

關于本站 | 聯(lián)系本站 | 站務中心 | 僚學中心 | 資訊中心 | 影音專區(qū) | 友情鏈接
2001-2002@ 濮僚網(wǎng)·壯族在線——紅棉樹·木棉會 版權所有
來信請寄:pouchoong@hotmail.com